其實好多嘢,一早有人講過,有一提過,可惜都係冇人聲,然而有一日,大家好似發現新大陸咁一齊衝……JM9? #羅馬式建築 #深水埗 #主教山 #SSP 踢爆官員講大話 建築學生兩年前獲水務署提供圖則 發現羅馬式拱門 逾百年歷史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離被拆毀只差一線,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今解釋,指2017年時根據當時資料,評估該處為一個水缸;有建築學碩士課程畢業生踢爆,早於2018年獲水務署提供配水庫的圖則,得知配水庫內部拱門是「拱完又拱」,即在羅馬式拱門之上,還有一層拱形的混凝土頂層結構,結構相當「有心機」,質疑官方對設計不知情的說法,呼籲水務署公開其他已荒廢的水利設施圖則,供公眾研究。 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今日指,水務署於2017年曾就主教山地下水缸工程諮詢古蹟辦,惟基於當時資料及雙方溝通失誤,誤以為該水務設施「只係一個普通嘅水缸」。中文大學建築學碩士課程畢業生林嘉慧接受《蘋果》訪問時指,2018年在學時研究公共屋邨附近的公共空間,無意中發現主教山配水庫,遂去信水務署索取配水庫圖則,發現其建築結構相當罕見,「真係搵到寶」。 百年前以混凝土製拱形倒模不易 林嘉慧按水務署提供的圖則重新模擬配水庫結構,並模擬內部蓄水時地面反射的情景,形容配水庫的圓形結構相當「有心機」,內部拱門是「拱完又拱」,即在羅馬式拱門之上,還有一層拱形的混凝土頂層結構,「以當時嘅技術要做拱形嘅混凝土倒模係非常困難」。 林嘉慧當時研究如何修復及運用配水庫的空間,提出保留大部份結構,建議活化為一個禪修空間,以及「嗰度嘅神秘感同清幽,係好有條件做到博物館同藝術用途」。惟提交報告予學系教授卻遭冷待,認為該處維修費用高昂,「佢哋一聽到『水缸』就唔開胃」,林嘉慧慨嘆當時缺乏學校支持,保育配水庫的念頭漸漸不了了之。 水務署回應「反映古蹟辦連圖都冇睇過」 林嘉慧認為,水務署及發展局今日的回應,反映「古蹟辦連圖都冇睇過」;而水務署亦有責任,「既然我嘅研究係基於水務署喺2018年畀我嗰份圖則,根本就唔存在佢哋唔知嗰個建築結構係點樣呢回事。」她呼籲水務署公開其他已荒廢的水利設施圖則,供公眾參考研究。 深水埗區議會主席楊彧批評發展局及古蹟辦有所隱瞞,又指古蹟辦不為蓄水池評估屬荒謬,「價值不在於功能,而係在於歷史」。 楊認為,很大機會是水務署失職,「可能係冇畀圖則佢(古蹟辦)」;而水務署「冇可能唔知,佢年年都要落去視察、維修,有相㗎嘛」。楊彧表示,深水埗區議會會繼續跟進事件,包括要求各涉事政府部門交代「所謂溝通問題」,避免日後重蹈覆轍。 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認為水務署「冇可能唔知,學生都搵到,點解政府部門都唔知?」他批評水務署「明顯係之前疏忽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