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oadcast Drive

22.3427947,114.1818743

Broadcast Drive

Broadcast Drive

Feeds

當局不將楊子矜列感染個案 部分官員議員離開檢疫中心 香港電台女主持楊子矜出席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宴會後,對新冠病毒呈初步陽性。政府專家顧問、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調查後相信,她的檢測樣本受疫苗病毒株污染,並非真正受感染。 衞生防護中心亦決定,不會將楊子矜的個案列為感染個案,當晚9時半前離開宴會、目前仍在檢疫的人士會停止檢疫,部分官員及議員晚上陸續離開竹篙灣檢疫中心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27976-20220108.htm

許正宇白韞六黎棟國等晚上離開檢疫中心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,香港電台女主持楊子矜的初步陽性檢測結果並非因感染所致,相信是受疫苗病毒株污染樣本,不會將她列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個案。因相關個案被列為密切接觸者的官員及議員,獲撤銷檢疫令,部分人晚上陸續離開竹篙灣檢疫中心。 陸續離開檢疫中心的官員及議員,包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、廉政專員白韞六,以及立法會議員黎棟國等。至於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生日宴會當晚9點半後仍然在場的官員,包括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、入境處處長區嘉宏等,連同數名立法會議員,均要繼續留在竹篙灣檢疫。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,因應最新調查的發現,有關楊子矜個案的檢疫及調查工作都會停止。 另外,多名曾參加當晚宴會的官員及議員就先後發聲明致歉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27981-20220108.htm

政府指倘合併房屋與發展局 工作太繁重失卻原構思好處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政策局架構重組的建議,其中運房局將分拆為「房屋局」及「運輸及物流局」。政府提交立法會的文件表示,去年施政報告曾提及會研究分拆後的房屋局及發展局有否理順空間,以加快房屋用地供應,但經詳細研究後,認為合併房屋局和發展局並非最適切做法。 政府說,合併後的政策局規模過大,工作過於繁重,失去了原先構思由局長及其團隊專責處理房屋問題的好處,認為更有效的做法是在建議的新架構下,由現時擔任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主席的財政司司長,進一步強化房屋局和發展局之間的統籌,甚或考慮設立副司長職位,加強協調大型房屋用地供應等。 另一方面,食物及衞生局將改組成「醫務衞生局」,政府說曾考慮合併衞生和社會福利,並成立「衞生及福利局」,但衞生及社會福利兩個政策範疇已佔政府總經常開支近4成,合併後的政策局規模過於龐大,而社福界對有關合併亦甚有保留。 而在改組後,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不再分管旅遊和創意產業等,而聚焦商貿工作,並會繼續推動電訊和廣播發展,包括監督郵政署和香港電台的工作。至於原屬商經局的天文台,就會撥歸建議改組的「環境及生態局」。 新建議下的15個政策局,只有公務員事務局及教育局的工作及架構維持不變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28508-20220112.htm

政府指倘合併房屋與發展局 工作太繁重失卻原構思好處 - RTHK

港台稱大部分抗疫節目設手語傳譯方便聽障人士接收資訊 有報章刊出專題報道指,聾人於疫情期間如陷「資訊孤島」,聾人只能透過明珠台晚上7時的《手語新聞報道》,以及港台電視31晚上6時的《新聞天地》看手語新聞。香港電台表示,有關文章並不完全反映事實。 港台表示,港台電視32自2月中成為「防疫資訊台」,提供的最新防疫抗疫資訊,有顧及聽障人士的資訊需要。其中《抗疫快訊》、《防疫速遞》、《醫生與你—同行抗疫》、直播政府記者會等,均設有手語傳譯。至於港台電視31亦一直為多個節目安排手語傳譯,方便聽障人士接收新聞資訊。 港台強調,面對新一波疫情爆發,一直盡最大努力向社會不同群體,包括聽障人士、少數族裔等,發放最新防疫抗疫資訊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40304-20220322.htm

港台稱大部分抗疫節目設手語傳譯方便聽障人士接收資訊 - RTHK

林鄭月娥盼傳媒多報道疫情下好人好事 發放正面信息 香港民意研究所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,72%的受訪市民不滿香港政府的表現;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數據亦顯示,最近7天的自殺個案估值平均數超越「極高」警戒水平。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抗疫記者會回應有關提問時表示,留意到有關研究或調查,希望全社會可發放一些正面信息,齊心抗疫。 林鄭月娥認為,傳媒可以多報道疫情下一些好人好事,舉例香港電台32台近日成為「抗疫台」,作出了很多很正面、很陽光的報道,將有助香港市民面對「疫」境,從而提升抗疫能力,並對香港繼續保持應有的信心。她亦建議市民可以參與派發防疫包的義工工作、多致電親友及鄰居,或支援正在接受隔離的人士。 林鄭月娥又說,香港屬自由多元社會,市民及機構可自由評論特區政府工作表現,政府會以開放態度及謙虛立場,聆聽意見作出改善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41691-20220330.htm

林鄭月娥盼傳媒多報道疫情下好人好事 發放正面信息 - RTHK

李家超今晚出席7間電子傳媒籌辦的行政長官選舉答問會 由本港7間電子傳媒籌辦的「2022行政長官選舉答問會」今晚舉行,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將會出席,回應記者及市民的提問。 答問會將於今晚8時30分至9時30分進行,分多個環節。由於疫情關係,不設現場觀眾,大會委托樹仁大學的民調中心,隨機抽出市民的提問,之後現場播放被抽出市民預先錄影的問題,讓李家超回應。傳媒代表之後亦可按環節所訂的議題,作即場提問,涉及範疇包括房屋、土地、經濟;疫情、民生、醫療、教育;以及政治與內地關係發展。 籌辦答問會的7間電子傳媒,包括香港電台、商業電台、新城電台、無綫電視、有線電視、鳳凰衛視及Now新聞台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46470-20220430.htm

李家超今晚出席7間電子傳媒籌辦的行政長官選舉答問會 - RTHK

政府發放兩段宣傳片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 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,政府今日發放兩段宣傳片,其中歌名為《前》的主題曲,宣傳片由香港電台製作。歌曲內容是為展現國家為香港帶來新機遇,希望香港在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路上,邁步向前。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,主題曲的製作能在疫情下順利完成,實屬難得,對於兩位音樂人及各位歌手的鼎力支持,表示衷心感謝。 至於另一條短片,主要是宣傳慶回歸活動的主題「砥礪奮進廿五載 攜手再上新征程」,展示香港過去25年來,即使面對各種挑戰,始終堅韌自強,透過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將迎來更多機遇。 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督導委員會表示,慶祝活動將陸續推出,涵蓋文化藝術、休閒康樂、美酒佳餚、各式主題研討會等,遍布全港十八區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50963-20220531.htm

政府發放兩段宣傳片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 - RTHK

嘉湖山莊麗湖居5座執法行動發現16人未遵強檢公告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及香港電台聯同元朗警區和衞生署,在早前被納入強制檢測公告的天水圍嘉湖山莊麗湖居5座,進行執法行動。行動今早約7時開始,至上午約10時結束。 政府在是次行動共檢查了約286名受檢人士,當中16人被發現未有遵從強制檢測公告,並已被發強制檢測令。他們須按要求於指明期間接受檢測,政府亦向其中5人發出10000元定額罰款通知書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64906-20220831.htm

嘉湖山莊麗湖居5座執法行動發現16人未遵強檢公告 - RTHK

政府尋求向立法會追加351億撥款 政府將向立法會提交追加撥款條例草案,尋求批准7個開支總目的額外支出,總數約為351億元。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,需要追加最多撥款的為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及財政司司長辦公室,合共超過268億元,原因為注資防疫抗疫基金的額外現金流。 食物及衞生局需要追加撥款約16億元,用以支付社區檢測中心及流動採樣站延續運作的費用。另外,政府亦追撥向創新及科技基金及獎券基金注資的62億。 其餘追加撥款的部門,包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近2億9千萬元,用以承擔海洋公園非經常開支撥款,及提升香港濕地公園設施。 懲教署及香港電台,就分別為落實紀律部隊職系架構檢討,以及報道和直播國際與全國體育活動,分別追加撥款約3700萬及780萬元。 追加撥款草案將於本周五刊憲,下星期三在立法會首讀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72778-20221026.htm

政府尋求向立法會追加351億撥款 - RTHK

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 本台奪「廣播報道獎」金獎和銀獎 新一屆「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」今日揭盅,香港電台憑兩項作品分別奪得「廣播報道獎」金獎和銀獎。 金獎作品為港台公共事務組製作的專題 《「話箍就箍」? 拆解DIY箍牙》,探討純以網上遙距跟進箍牙的風險。這種箍牙方法標榜不用見牙醫,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處理整個過程,涉及甚麼醫療風險、病人是否受到保障、是否有足夠的監管。專題由蕭洛汶及孫澤芳製作,林嘉瑜監製,編導是蕭洛汶。 港台新聞部的新聞特寫《納米樓不再》奪得同組別的銀獎。報道發現,2020年有逾2千個260平方呎以下「納米樓」,佔同年一手住宅單位約一成,部分少於200平方呎的「蚊型單位」,呎價達2至3萬元不等。發展局其後在賣地條款加入最低單位面積要求,不可少於280平方呎。報道由崔蔚恩和陳曉慶製作。 第22屆「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」由消委會獨立舉辦,共接獲311份參賽作品。消委會主席陳錦榮致辭時表示,無論線上線下,傳統或新媒體,均能以多角度,深入淺出方式,剖析各種消費議題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77059-20221124.htm

消費權益新聞報道獎 本台奪「廣播報道獎」金獎和銀獎 - RTHK

🇭🇰📰港聞快綫🚅🚨

🇭🇰📰港聞快綫🚅🚨

KK

28 Followers

283 Followings

0 feeds

KK

新聞轉貼員 ✅

1771 Followers

0 Followings

9564 feeds

新聞轉貼員 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