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6款消毒酒精被驗出含有毒甲醇 可透過皮膚進入人體有中毒風險】 6款檢出甲醇消毒酒精: 牌子及產品名稱/聲稱容量/大約零售價(每支)/每毫升大約零售價/甲醇含量 小野田Onoda 消毒消精Rubbing Alcohol 75%/100ml/$16/$0.16/0.0305% 護安身 消毒火酒75%/450ml/$30/$0.07/0.0185% 浮來春 75%酒精消毒液/500ml/$25/$0.05/0.007% Toppa 消毒酒精Rubbing Alcohol 75%/50ml/$25/$0.50/0.0292% SONYAU 75% External Spray Compound alcohol disinfectant/120ml/$25/$0.21/0.0321% 免洗手酒精消毒噴霧75%/100ml/$40/$0.40/0.0336%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肺炎疫情嚴峻,本港市面早前亦出現防疫用品搶購潮,當中消毒酒精亦多度缺貨。消委會於3月11至13日在6個地區藥房購買了24款消毒酒精樣本,經實驗所測試後,發現6款樣本含有有毒甲醇,有機會構成慢性中毒等潛在健康風險;另有7成半樣本的酒精濃度比聲稱低,譬如標示酒精含量75%但實際只有62%。 24款消毒酒精樣本的售價懸殊,每支由9元至98元不等,每毫升則介乎0.04元至0.50元不等,相差逾12倍。6款檢測到微量甲醇(詳見表),濃度由0.007%至0.0336%。最貴($0.5/毫升)的1款樣本(Toppa消毒酒精Rubbing Alcohol 75%),驗出含0.0292%甲醇,實際淨容量亦比標示少超過2成,反映價格與質素沒有必然關係。 消委會提醒,甲醇是一種含有毒性的有機溶劑,可透過皮膚進入人體而導致中毒、中樞神經系統症狀、眼部損害及代謝性酸中毒,長期吸入甲醇更有可能導致失明和腎衰竭,根據世衞的安全攝入量數據,一個70公斤重的成年人,一天不應該攝入超過35毫克的甲醇,否則有機會引致健康問題甚至慢性中毒。如果按測試中甲醇含量最高的樣本計算,則相等於攝入大約104毫升的份量,才會超出世衞建議的安全水平。 消委會亦警告,雖是次檢出的甲醇濃度不足以引發急性中毒,但若用以消毒傷口,酒精有機會直接進入血液,而市民經常利用消毒酒精自製搓手液,或用作日常家居清潔,攝入份量亦會提升,故不宜掉以輕心,但因消毒酒精等消毒用品不被列為藥物,故本港目前沒有消毒酒精的相關法例,而甲醇屬有害物質,商戶銷售含甲醇的消毒酒精產品,有機會觸犯《消費品安全條例》,相關測試結果已交海關跟進。 消委會亦測試消毒酒精中的實際酒精含量,有22款標示酒精含量為75%,1款標示為70%,1款則標示為95%。但在標示75%酒精的樣本中,有16款的乙醇及異丙醇含量不足75%,當中3款樣本的實際酒精含量更少於70%,乙醇及異丙醇含量由62%至69.1%。而2款分別標示為70%及95%酒精的樣本,其實際乙醇含量只有 65.7%及89.3%。根據世衞的指引,一般醫護使用的消毒液需要60%至80%的乙醇或異丙醇才能有效殺死細菌和病毒。消委會指,測試結果顯示大部份樣本的標示與實際酒精含量不符,反映產品質素參差,生產商應盡快改善。 測試並發現23款有標示產品淨容量的樣本中,有16款的產品實際淨容量低於標示,當中有3款的實際淨容量和標示相差達10%以上,差距最大的樣本,只有標示淨容量的78.8%,結果已轉交海關跟進。 消委會表示,是次測試結果反映市面上消毒酒精產品的質素良莠不齊,除2成半樣本含有毒甲醇外,產品的酒精含量及實際淨容量與標示不符的情況普遍、部份樽身設計與飲用水極為相似,增加誤服的風險,消費者購買消毒酒精時亦光顧信譽良好的商戶及有信譽的品牌,留意包裝上的資料說明,包括生產日期及有效日期,避免選購來歷不明及資料不詳的產品。
![](https://attachment-storage.neard.com/115ba4be2115b2f91738e789646ced65.p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