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像極了愛情」爆紅!這其實是很高等的寫作技巧? #像極了愛情 近日社群上引爆了一股「像極了愛情」風潮,源於一張教大家如何寫詩的3步驟圖文,一為隨意寫一段話,二是最後加上「像極了愛情」,三是完成,意外掀起流行,各大臉書粉專皆跟風創作。作者對此分析「像極了愛情」的結構與寫法,當中藏有什麼樣的技巧? 這兩天在網路上流傳的這個遊戲,其實是個不錯的寫作和心理實驗;如果你跟我一樣試著做了,也覺得有點道理,那麼你可能也被操控了。 簡單的說,就如同圖中寫的步驟: 1.隨意寫一段話; 2.最後加上「像極了愛情」; 3.完成。 有趣的是,同樣如圖說所示,不管你怎麼隨便寫,都會發現似乎都有模有樣。 這並不是因為這個結構讓任何寫法都合理,而是因為它所引發的反向思考動線(也就是下文中說的「回頭檢視)、以及「愛情」這件事對你來說的定義(嚴格說起來其實不是「愛情」,而是「我的愛情經歷」),影響了你的認知結果。 當你按照步驟寫完前兩句話、再寫完「像極了愛情」的時候,想必第一件事就是回頭看前兩句,然後思考「有像嗎」?而根據這個遊戲的設計,你得到的答案應該是「嗯,好像說得通」。 事實上,你的心理受到操控,早在試著寫前兩句話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。因為: ●你並不一定真的是「隨意」寫下兩句話(除非一開始就不知道遊戲規則),而可能會無意識的在自己的經驗庫中搜尋句子。 ●前面為什麼設計成要「兩句話」?因為兩句話之間會有自己的邏輯,而你在回頭檢視時,其實檢視的不是字面上的「隨意」,而是這兩句話的邏輯與「愛情」之間的關係。 而既然這個邏輯(對你來說)是成立的,自己推翻它的機率就不會太高。 ●如前所述,「愛情」本來就是一個定義看似清楚、但卻模糊的東西,幾乎怎麼說都可以成立(你可以試著寫「愛情就是 ___ 」,大概也是怎樣寫都對)。 但因為大多數人都不是研究愛情的心理學家,所以所謂的定義,都是在自己有限的經驗庫裡搜尋,所以找到例外的機率就更低了。 額外附贈一條: ●「像極了」在這裡是一個非常狡詐的元素。它在字面上近似「就是」,但又以「像」(=「但不一定是」)來迴避必需的成立邏輯條件。你可以試著把案例中的「像極了」改成「這就是」,看看感覺有沒有不同。 換言之,「像極了」給了第三句話一個自由心證的誤差空間;即使你覺得「好像有點勉強」,但既然只是「像」,那麼「好啦也是說得過去」。但因為加上了「極」,所以它就悄悄將「說得過去」偷渡到了「就是」的境界。 「像極了」這種寫法,除了出現在一些看似成立、但其實空洞無內涵的「文青用語」中之外,也隨之出現在一些文案上。往下講就是在看似有趣、有意義的文字中,給了一些空洞的承諾;往上講則是稍微操控了讀者的心志,讓讀者隨著遊戲規則,沉浸在自己設計的邏輯迷宮中。 不過,這確實是很高等級的寫作技巧,大家可以學學,但要記得用在好的地方。寫作就是溝通、溝通就是操控,這……像極了愛情(你說呢?)。
Be gentleman like Keanu
「咳!咳!」有病就睇醫生啦!唔戴口罩唔好同我講嘢啊吓!疫情告急! 疫情最新消息,口罩同消毒用品邊度有得買?立即分享!🔊 面對「疫」境,要保持正能量!打打氣,一齊抗疫 💪🏻 neard.com/groups/509 #新冠肺炎 #口罩 #消毒用品 #隔離 #封關 #確診 #懷疑個案 #強制檢疫 #健康 #家居隔離 #家居檢疫 #歐洲爆疫 #新型冠狀病毒
87 Followers
3 Followings
2995 feeds
26 Followers
0 Followings
248 feeds
25 Followers
2 Followings
59 feeds
2 Followers
0 Followings
42 feeds
4 Followers
14 Followings
8 feeds
2 Followers
2 Followings
33 feeds
315 Followers
1 Followings
682 fee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