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麥浚龍三部曲看香港音樂 香港歌手麥浚龍推出了與謝安琪的《羅生門》後,旋即引來網民熱議,眾人紛紛討論自2003年起推出的《耿耿於懷》和《念念不忘》與這首歌之間論述的戀愛故事關係為何。大家對黃偉文填詞、伍樂城作曲、麥浚龍演唱這組合推出的愛情三部曲讚嘆不已,無不表示旋律不裕,歌詞具深度之餘,亦能反映出時下年輕人失戀的心聲。香港歌手推出的粵語歌曲已良久沒有引來如此激烈的討論,是次激烈的迴響令人有種香港音樂終於迴光返照的感覺。 「難道沒練習太耐 感覺都追不回來…」 在八、九十年代,香港樂壇發展蓬勃,四大天王的影響力遍佈東南亞,提起譚詠麟、梅艷芳、張國榮的名字,無人不知、無人不曉,香港人聽歌亦集中在香港歌手的出品。但觀乎近十年,台灣、南韓及日本的音樂成功打入香港市場,吸納大批香港歌迷,同時亦令本土歌手的影響力大大降低。在香港年青人紛紛大灑金錢在少女時代、五月天、AKB48等外國團體身上時,香港歌壇彷彿進入冰河時期般,似是再無氣力與其他地方競爭。我們不再花費、聆聽香港音樂之時,麥俊龍的歌曲恰恰提醒我們香港音樂仍未氣絕身亡,絕處逢生並非不可能。香港樂壇由八、九十年代走到今天的半死狀態,觀乎其他地區推動音樂產業不遺餘力,難免令人慨嘆香港的樂壇乏人問津。到底,香港何時才能把音樂產業這道生銹的鎖再次打開? 「縱使相見已是路人茫茫 記憶中你仍像初戀好看…」 南韓政府早年為提升軟文化實力,「倒貼」予當地的電視台播放南韓的電視劇。此舉成功讓韓劇打入港台日等亞洲地區。南韓的音樂和戲劇令時下年輕人為之瘋狂,亦連帶推廣了韓國的飲食、服飾及化妝產品,旅遊人數節節上升,不斷推動著當地的經濟發展,足見軟實力與硬實力環環相扣的關係。香港的音樂發展近年停滯不前,陳奕迅、容祖兒成為香港的標誌性歌手良久,樂壇顯然青黃不接,鄧紫棋等新人冒起後卻因為未獲香港市場重視而前往內地發展;留守在香港的歌手發展苦困。商家眼見市場不大,受眾人數不高,投資意欲減低;歌手資源不多,加上內地市場吸引,紛紛跳槽。形成惡性循環,音樂公司只製作商業化的歌曲,誠意欠奉,令大眾皆表失望。久而久之,香港的音樂彷彿只剩下單一乏味的呢喃自語,垂死掙扎。慢慢地,港人對香港音樂的印象已變得模糊,我們只依稀記得八、九十年代的美好時光,卻對當下的音樂作品有種說不出的陌生感。 「那動人時光 不用常回看…」 八、九十年代的輝煌歷史已經逝去不再,要令香港音樂重新成為值得我們驕傲的「軟實力」,香港政府需制訂有藍圖或政策去協助這群滿腔熱誠、蓄勢待發的能者。若然,政府能以種子基金提供貸款給音樂人購買樂器、聘請人才;又或免費借出場地予他們練習及創作音樂,或能紓解他們的困難。政府亦可與不同的音樂人合作推出宣傳廣告,提供機會發展。麥兜的生病勿上課的廣告正正示範出港府有能力推動香港的創作,只是略有不足而已。本地音樂套用在薛傳廣告上不正正是一石二鳥的宣傳嗎?香港音樂發展並非絕路,但活在香港這個經濟掛帥的城市,政、商界的互相配合是走出「香港沒有樂壇,只有娛樂圈」這個羅生門的最佳方法。 #本地音樂 #麥浚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