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i Chuen

22.342416,114.0536027

Tai Chuen

Tai Chuen

Feeds

民研:市民對「香港人」身份認同感創 17 年 6 月以來新低 或與自我審查及移民有關 香港民意研究所今日(14 日)發表最新香港市民身份認同調查結果,顯示自稱「香港人」比率僅 38.6%,創 2017 年 6 月以來新低,而自稱「中國人」比率 17.8%,則創 2018 年 6 月以來新高。不過,前油尖旺區議員李傲然會上表示,不能夠用一貫的態度審視整個調查,今次回應比率較低,「有啲人唔敢、唔願意高調話我係香港人...有啲人已經唔喺香港,離開香港嘅比例好高」,認為撇除有自我審查以及移民受訪者,對「香港人」的身份認同比例其實沒有太大轉變。 民研於上月 29 日至昨日進行隨機抽樣電話訪問,成功訪問 1,001 人,當中 500 人以固網電話及 501 人以手機受訪,實效回應比率為 44.9%,比半年前少約 10%。 調查以沒有涉及身分對立問題的獨立評分計,受訪者對「香港人」身分的認同感繼續排行第一位,之後為「亞洲人」、「世界公民」、「中華民族一分子」、「中國人」和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」。當中「香港人」身分的認同感和重要性評分分別為 7.94、7.64,較半年前跌 0.3 分,而綜合以上兩個評分指數後計算出的「認同指數」,受訪者對「香港人」的評分為 75.9(100 分代表絕對投入),較半年前跌 0.3 分,創 2017 年 6 月以來新低,其餘全部數字均沒有明顯變化。 另一調查身分認同的方法,則採取「香港人」與「中國人」身分對立提問方式。在「香港人」、「中國人」、「香港的中國人」及「中國的香港人」四個選項中,38.6% 受訪者稱自己為「香港人」,31% 則自稱為「中國的香港人」,而自稱為「中國人」和「香港的中國人」分別有 17.8% 及 11% 。從廣意上看,7 成人認為自己是廣義的「香港人」,近 3 成人認為自己是廣義的「中國人」,無論是狹義或廣義地自稱為「香港人」的比率,都比同樣定義的「中國人」比率為高。而與半年前比較,自稱為「中國人」的比率顯著上升,自稱為「香港人」的比率則創 2017 年 6 月以來新低。 「唔願意話畀人聽我係香港人」 前油尖旺區議員李傲然指出,今次問卷調查回應比率很低,而受訪者對「香港人」身分的認同指數亦創新低,「唯一可以解釋到就係佢唔敢、唔願意話畀人聽『我係香港人,我覺得香港人好重要』」,亦都唔見得過去兩年發生嘅事,不論社會事件甚至乎香港人嘅身份認同有現象被弱化,反而係不斷被強化。」 另一個可能就是大部分受訪者可能已經不在港,李傲然說:「佢聽唔到電話,我哋見到個移民或者離開香港嘅比例其實好高。」他認為今次調查顯示仍有很多人自稱係香港人,「撇除有自我審查以及移民嘅受訪者...成個香港剩餘的人口格局以下,個比例其實無太大變化。」 原文連結:thestandnews.com/society/a_民研市民對香港人身份認同感創-17-年-6-月以來新低-或與自我審查及移民有關

何栢良稱若確診升而大部分屬輕症等 亦不應再收緊措施 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今日起實施,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,近日單日確診個案維持在200多宗至300宗,如果個案有所增加,例如增至約500、600宗,甚至過千宗,只要大部分患者是輕症或無病徵感染,相關措施亦不應再收緊。 他在一個電台節目說,第五波疫情由今年年初開始,當時約有240萬人完全未接種疫苗,但現時只剩約58萬人未接種疫苗。在年初,約有5%人打齊三針,現時已打齊三針的人升至約48%,反映現時在疫苗接種情況,已比年初時好了很多,本港聚焦向長者推動接種疫苗下,繼續復常並無問題。 何栢良說,近日先後出現五個感染群組,分布在五個不同地區,累計約有141宗確診個案,同期的本地檢測陽性個案近4700宗,所佔比例約為3%。他說,如果出現第六波疫情,只要不是涉及有很大轉變的新變種病毒,即使個案增加,重症的個案不應大幅上升。 原文連結:news.rthk.hk/rthk/ch/component/k2/1649221-20220519.htm

何栢良稱若確診升而大部分屬輕症等 亦不應再收緊措施 - RTHK

🇭🇰📰港聞快綫🚅🚨

🇭🇰📰港聞快綫🚅🚨

新聞轉貼員 ✅

1890 Followers

0 Followings

10020 feeds

新聞轉貼員 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