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農歷七月] - [轉貼] 非物質文化遺產-香港潮人盂蘭勝會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──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由七月廿七至八月廿四日(農曆七月初一至廿九)舉行,由旅港潮人舉辦,歷史悠久,至今已接近一百二十年,地點遍布香港島、九龍半島和新界約六十多處,是香港大規模的民俗活動。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──香港潮人盂蘭勝會由七月廿七至八月廿四日(農曆七月初一至廿九)舉行,由旅港潮人舉辦,歷史悠久,至今已接近一百二十年,地點遍布香港島、九龍半島和新界約六十多處,是香港大規模的民俗活動。市民可於節慶期間親臨盂蘭勝會的會場,近距離體驗這項富有本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 節慶施孤鬼,潮劇上戲台 盂蘭勝會,又稱盂蘭節、中元節、鬼節、麻穀節或七月半,相傳起源於佛祖的弟子目連救母的傳說,有宣揚孝道、行善積德的意義。據記載,開始啟建盂蘭盆會的是篤信佛法的南朝梁武帝,其後盂蘭盆會在民間盛行,並漸漸由供僧轉變為施鬼,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靈。 盂蘭勝會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起舉行,直至七月底。主要目的是祭祀祖先及祭吊陰曹無祀孤鬼,內容包括請神、做法事(建醮、誦經、禮佛、超幽)、燒街衣、盂蘭節神功戲、派平安米、福物競投、送神等。會場內設有施孤臺、建醮臺、戲台、大士臺、神壇等,位於大士臺的「大士爺」,高四米左右,是施孤的主持神,而各街坊的戲台,以潮劇演出為主。 展示潮州工藝和表演藝術 潮人盂蘭勝會既蘊含傳統民俗文化、宗教習俗的元素,亦承載了華僑、移民及香港發展的歷史。各區潮人藉著籌辦和參與慶典,聯繫鄉情,這對凝聚和團結在港潮州社群,發揮很大的作用。此外,各種潮州工藝和表演藝術,例如潮式紙扎、花牌、粿品飲食及烹調技藝、潮劇表演等,都透過盂蘭勝會這個場域得到充分的展示。凡此種種,顯示出潮人盂蘭勝會超越了單一的傳統文化活動本質,兼具香港本土傳統文化的特色和多元性。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港四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──香港潮人盂蘭勝會、長洲太平清醮、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和大坑舞火龍,已於2011年成功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四個項目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,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《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》所界定的「社會實踐、儀式、節慶活動」類別,在本地社區已傳承了百多年,在現代化都市中,仍然繼續發揮凝聚社區的功能。 圖片提供:香港文化博物館 #盂蘭節 #七月十四 #本土文化 #香港文化 #文化

Related Feeds

[香港交通] 電車 (一) 唔知大家細個有冇坐過叮叮,筆者細個好少坐,反而大咗喺港島出沒會成日坐。 其實香港電車已有超過100年歷史,佢喺1904年成立,當時只有26輛單層電車。而直至今日今日,已經有165輛雙層電車,當中包括兩輛古董派對電車及一輛懷舊觀光電車。值得一提嘅係,香港電車被譽為世界上仍在服務中的最大雙層電車車隊,每日平均接載20萬人次的乘客。 比起其他交通工具,香港電車價錢相當之便宜,絕對係平民之選。 #本土文化 #香港文化 #交通 #香港交通 #香港電車 #電車 #電車遊

原來家下仲有yes card 扭? #香港文化 #yescard

了解廣東話👍🏻👍🏻👍🏻 梳打埠原來係指_ _ youtu.be/d78ehka7wxM #香港 #香港文化 #本土文化 #我哋真係好撚鍾意香港

梁栢堅取代Willkipedia嘅地位?😧天真無邪嘅麻利口中嘅「俊俊」係指咩?🤔▍WHIZOO擂台 - 🇭🇰香港粵語大字典🗣🇭🇰

香港本土文化研究所

香港人支持香港本土文化

香港本土文化研究所

陳小明

110 Followers

13 Followings

527 feeds

陳小明

Dordor

726 Followers

98 Followings

926 feeds

Dordor

Obby Tin

43 Followers

11 Followings

240 feeds

Obby Tin

純じゅん

2 Followers

1 Followings

55 feeds

純じゅん

Josh W. Koo

0 Followers

0 Followings

71 feeds

Josh W. Koo

China

Hong Kong

Kowloon

Kowloon City District

Kowloon City District

Hung Hom

Tai Wan

Tak On Street

Whampo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