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轉 #記者 #佐敦 #封區 封區消息在星期五傳足一日,社區彌漫着緊張氣氛。有人決定選擇漏夜離開,先不談離開是否正確;但更多人沒有選擇的權利,因為生活就在百呎的空間內。 有商鋪在星期五晚上拉閘停業,有的決定徹夜不休,士多老闆娘:「話我哋做咗檢測陰性可以繼續開檔嘛。」的確,消息指封區後,居民不能夠出入區外範圍,但生活可以一切如常,大家能到食店點餐、士多購物。 踏入星期六晚凌晨4時,吳松街、南京街、炮台街至甘肅街頓變死城。 . 居民、商鋪都合作留守,希望早上做過檢測,便可回復「正常」生活。結果大家苦等半天,始知全部人變成「囚犯」禁足,換來的是罐頭、白麵包、即食麵、通粉等,讓大家都措手不及。 連日來有批評,指責區內居民「兩日餓唔死」、「打風都係咁」、「屋企無儲糧?」我相信他們是對佐敦、油麻地,或者深水埗等舊區認識不深。 作為一名在油麻地居住20多年的居民,見證區內唐樓單位由一變十,劏上劏,租金越來越貴的情況。(20年10月調查,劏房呎價為105元)而且區內的人口年紀越來越老,不少更是獨居。 試想像,你的家只是50呎,只有床及廁所的劏房,你會在廁所或是床上煮食?你會買煮食用具放在家中嗎?明明你樓下便是餐廳。 試想像,你一口四家居於200呎不足的斗室,還有足夠空間可以儲存幾日食糧物資嗎?又再問,你只是一名打散工的人士,每日賺取數百元,會否有充裕金錢買食材?不得不提,不少人劏房內連雪櫃也沒有!打風會否連樓下都不能步出? 試想像,你已經70、80歲,是否能夠吃下鹽分高、糖分高的午餐肉、茄汁豆?或者每餐給你一個杯麵? 封區消息星期五傳出,一班區議員已經表示願意與民政探討長者送飯等區內實際問題,政府無人願意作出溝通。 最終,有少數族裔家庭因為沒有奶粉而求助民政,對方指「唔識買」拒絕要求,退而求其次想找一盒鮮奶,卻突變成「食安問題」。 長者希望有熱食,明明有義工、社工「恆之有效」地上門送飯,但民政電話無人聽,苦等12小時才有一啖飯下肚。 明知區內少數族裔多,不少是穆斯林,政府的食物包偏偏送上午餐肉、含豬的湯包,高官指有提供其他選擇。對不起,連白麵包都是用豬油所製。 記者嘗試過致電民政的專線,20多次後終於成功。但接線的是民政總署人員,一句「我哋都唔係好了解油尖旺區嘅運作」,沒有下文。有一次,接線的楊先生更表示「你自己打俾油尖旺DO(民政事務專員)」,令人無語。 全港都想疫情盡快過去,封區是否有效,社會自有公論。但到底政府有否貼地想過區內的基層、長者、少數族裔呢?是否他們的話語權低就不應被重視或尊重,是否等於他們應該受到如此對待? 希望政府高官親身嘗試,入住50呎斗室,試食每餐冷冰冰的罐頭,與垃圾共枕兩天。要市民體諒政府,政府又有否體諒市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