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部戲如何構成「好睇」,可以因為看得舒服、緊湊、刺激、爽快、發人深省諸如此類的形容詞作為理由;而一部「好戲」的定義則不然,而《無聲》正是我無法用「好睇」去形容的一部好電影。甚至乎我在散場走出戲院時也一直處於失語狀態,開口跟朋友講的第一句說話是︰「點解人類重未滅亡?」 撫心自問一下,同學在巴士後排「一起玩」的場面,你會看得舒服?「孔劉冠廷」老師直面腐敗權力的段落,你也會覺得刺激?隨著故事深入,一件又一件醜惡小事的拼圖逐塊湊合起來時,這段過程就更加不見得有多麼發人深省,取而代之的反而是一份真實得令人發寒的感覺。《無聲》的真實,一來在於電影創造了令觀眾不論在視覺和聽覺,都與片中聾啞主角們的感官同步,因此亦將一切驚心動魄的效果複合化;二來是主角們啞忍一切苦難的原由,是寧可在這裡被霸凌羞辱,也不願重新面對特殊學校以外的世界。原來對於他們來講,健聽甚至健全社會,才是會將他們生吞活剝的熔爐,看到這些怎會不教人無奈? 《無聲》非常勇敢,它敢於如此陰暗,發聲的本錢與公義一同缺席,令不安的情緒在108分鐘的片長裡不斷發酵蔓延,直至散場也久未散去。即使偶然有柔和的陽光滲入其中,對於這些日子以來已經見盡「犯法就係犯法,除非你有人罩」的我們來說,還是會覺得無奈又心酸,卻仍然有足夠理由看得咬牙切齒。當大家看見銀幕上一張張天真無邪的臉孔,藏著殘忍的真相,逐漸崩潰成淚人,更顯得事情內外,由肉體侵犯到權力包庇,是何等的髮指。 電影(又是)改編自真人真事,早在2011年上映的韓國電影《無聲吶喊》更加是上映後直接撼動現實社會,甚至影響司法制度,催生了「熔爐法」去堵塞法律漏洞。就算如此,大家心裡很清楚在世界某個角落裡,還有未揭發的真人真事仍然正在/將會/準備發生,甚至一邊逍遙法外一邊暗自慶幸。其實一切悲劇的開端,早就已經藏於開初最不起眼的一句手語對白裡面: 「放心,這裡沒有壞人。」 無錯,世界沒有壞人,因為壞人從來都是冇樣睇。 #無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