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疹是因缺乏維生素D?藥師:除了擦藥,6食物有助舒緩皮膚癢、過敏、發炎和皰疹 近來天氣轉換,悶熱(乾冷)加上潮濕,小腿、腋下,手肘皮膚長紅斑、丘疹,發癢令人受不了拼命抓,十之八九是濕疹又犯了!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,過敏體質可能是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。網路上說:「補充維生素D能抗過敏、濕疹」,是真的嗎?藥師表示,多數人認為濕疹治療困難,甚至有「垃圾病」的稱號,但是其實,濕疹不是「不治之症」,除了治療藥物,尤其,飲食需避開容易誘發的食物,包括:乳製品、柑橘類水果、雞蛋、堅果等。 濕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,影響全世界高達10%至20%的人。只要是會讓皮膚產生搔癢、發炎、紅疹、紅斑、脫屑、水泡、流湯症狀的皮膚疾病,都可以算是濕疹。 所以,像是異位性皮膚炎、富貴手、接觸性皮膚炎、日光性皮膚炎、汗皰疹與脂漏性皮膚炎等,都算是濕疹。 濕疹依症狀分為以下3種: 急性濕疹: 發病急,紅斑、丘疹、水、膿、糜爛、結痂等各型皮疹循序出現,常見2~3種皮疹同時並存,常因劇烈搔癢而破皮。 亞急性濕疹: 急性濕疹炎症、症狀減輕後,皮疹以丘疹、鱗屑、結痂為主,但搔抓後仍出現糜爛。 慢性濕疹: 多因急性、亞急性濕疹反覆發作演變而成,亦可開始呈現慢性炎症,患處皮膚漸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。 反覆急性濕疹發作,恐轉為慢性濕疹 濕疹並不會都處於急性期,反覆急性濕疹發作後,皮膚的角質代謝會出現問題,而喪失水分,皮膚會變乾、變厚、整片脫屑,皮膚顏色也會轉為紅色或淡紅色,此時可稱為亞急性濕疹。若不治療會逐漸轉為慢性濕疹,皮膚轉為暗沉,患處皮膚如同長繭般。 有時候人體免疫反應會失控,持續活化之下,就會造成惱人的皮膚炎,像是濕疹也是這樣產生的。無論是異位性皮膚炎、濕疹也可視為免疫功能失調引發一種的慢性疾病。 網傳:補充維生素D能抗過敏、濕疹,藥師來解答 以前曾經有文獻發現維生素D不足,可能是濕疹的危險因素。網路上也有一說:「補充維生素D能抗過敏、濕疹」,到底真實情況如何? 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、藥學碩士趙順榮藥師表示,維生素D是負責活化體內免疫系統的重要營養素,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,維生素D可活化免疫細胞內的殺手細胞(T細胞)、調節免疫細胞,如果體內維生素D不足,可能遭致感染或病原體的威脅。 一旦免疫細胞失衡,也可能誘發類似濕疹等過敏性疾病。 維生素D因為也具有抗發炎的益處,所以,對於罹患濕疹的人來說,除了可以幫助殺菌而減少濕疹傷口的感染,也能適度增加濕疹傷口修復速度。 趙順榮藥師彙集多篇臨床報告表示,維生素D在皮膚中有多效作用,具有抗增殖、促分化、抗細胞凋亡和免疫調節作用。 它也錯綜複雜地參與許多皮膚病變,並且它對某些炎症性皮膚病的結果產生積極影響。 到目前為止,基於維生素D的治療已被證明對牛皮癬和異位性皮膚炎 (AD)有益。並且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,它在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中發揮有益作用。 而且有大量證據證明,其在免疫和炎症方面的作用,而大部分的免疫系統細胞都有維生素D接受器,而維生素D可增強免疫力、減少病毒感染機會,是因為維生素D可抑制T淋巴球產生IL-17,同時增強對呼吸道病原體的先天防禦機制。 研究:母體維生素D含量降低,與兒童期濕疹風險增加有關 至於,懷孕婦女體內維生素D含量,是否與腹中胎兒罹患濕疹風險有關?趙順榮藥師表示,一項刊登在兒科過敏免疫學《Pediatr》雜誌上的一篇報導。 討論孕婦維生素D狀況和兒童哮喘、喘和濕疹關係,使用前瞻性隊列研究進行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,搜索了PubMed,EMBASE,Cochrane圖書館,發現懷孕期間母體維生素D含量降低與兒童期濕疹風險增加有關。 但是,母體維生素D作為兒童濕疹發展的重要保護因素的作用,仍有待進一步闡明。 避免濕疹發作需小心:乳製品和小麥製品、柑橘類水果、雞蛋、堅果 預防濕疹發作,日常飲食應該注意什麼?提醒儘量避免或少吃高水楊酸類的蔬果,以及容易誘發過敏質的人引發過敏反應的食物,尤其是屬於刺激性的食物,包括:秋葵、山蘇、蘑菇、酪梨、莓果類水果,以及花生、咖哩、濃茶、辣椒、咖啡、酒等。 此外,根據《澳洲濕疹協會》(Eczema Association of Australasia Inc)建議「避免濕疹大發作要注意的食物」則包括:乳製品和小麥製品、柑橘類水果、雞蛋、堅果等。 研究:孕婦維生素D攝入量較低,孩子氣喘風險較高 維生素D在免疫疾病如氣喘的發病機制中的作用,是最近幾年才剛開始被理解。希臘雅典大學醫總醫院兒科團隊EvangeliaBountouv教授在2017年臨床發表,懷孕期間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,可以降低兒童氣喘的風險。 另一項是在英國蘇格蘭研究,顯示維生素D攝入量較低的孕婦和孩子氣喘風險較高。研究1000多名母親,兩者都顯示,在維生素D攝入量較高的母親中,兒童復發性氣喘的風險降低了50%以上。 此外,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Nancy E Lange 與 Augusto Litonjua醫學博士,發表維生素D免疫系統和氣喘臨床的觀察和實驗發現,低維生素D水平與嬰兒和成人的呼吸道感染有關。 顯示維生素D是與400多種基因的調節因子,其中一些基因與氣喘的發病機制有關。並提出了生態學論點,季節性維生素D缺乏症(冬季更嚴重)和流感,與上呼吸道感染之間存在強烈的關聯。 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食物:深海魚類、動物肝臟、蛋黃、魚肝油、酵母等 目前維生素D含量較高的食物包括:深海魚類、動物肝臟、蛋黃(若對雞蛋過敏可不食用)、奶品、魚肝油、酵母、瘦肉等,偏偏這一些食物多半是大眾比較不常吃,或攝取不足的食物。 但是,如何安全攝取維生素D,才算正確呢?趙順榮藥師表示,事實上,一般人透過日曬補充維生素D比較困難,還有食物含有維生素D量並不高,建議適度靠口服補充維他命D,建議成人每日攝取800-2000 IU。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第七版,維生素D之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上限量為2000IU。 趙順榮藥師表示,彙集多篇臨床報告口服中毒風險有個體差異存在,但仍不宜大量食用。在安全用量方面,目前 IOM(美國國家醫學院)認為,成年人每天攝取維生素D 4000 IU ,並沒有任何毒性。 #健康 #濕疹

Related Feeds

其實我都唔識分濕疹 / 癬 / 風癩 家長切忌亂塗藥膏 體癬比較常見在孩子的肚子、背後和臉頰上,外觀上主要是一圈一圈的疹子,圈圈的外圍比較紅 中間偏白色是它的特徵。而念珠菌則好發在幼兒的胯下,外觀上像一堆痘痘聚集在一起,但沒有白色的膿包。另外,患有濕疹的孩子也常因皮膚免疫力下降而感染。 陳醫生提醒,當見到孩子皮膚出現紅疹,切勿自行拿藥膏塗抹,應先看醫生判斷情況再用藥。若是真菌感染擦了一般過敏濕疹藥膏、甚至用類固醇藥膏,往往會更嚴重,需要用真黴菌藥膏並完成完整療程才能有效治療。 至於預防方法,陳醫生指出,不要有適合真菌生存的環境,要勤換尿片, 不要讓寶寶穿太多悶出一身汗,寶寶其實比大人怕熱很多,摸到背後脖子濕濕流汗就該減少衣物囉! #真菌感染 #生癬 #濕疹 #類固醇 #幼兒

夏天到來,小朋友除了最怕蚊叮蟲咬,亦要注意因天氣悶熱潮濕而導致的皮膚問題。台灣兒科醫生陳映庄指出,真菌感染是自5月中之後愈來愈常見的皮膚病,而且家長往往亂為孩子塗類固醇藥膏而令問題惡化。 陳醫生指出,

新買左呢枝野沖涼,感覺唔錯,個身好似無咁痕😣😣 #過敏性疾病 #身痕

研究發現,相較於一般兒童,患濕疹兒童出現精神問題的風險高65%,包括患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等疾病,而家長照顧時亦要面對個人情緒及睡眠質素受影響的壓力。 現時全世界過敏症每年不斷上升,但一般醫療系統只會注重臨床治療,但忽略源頭與後續的處理。 而過敏是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,所以如果有過敏症是必要處理免疫系統的問題。(而腸道是免疫系統的主要部分,所以一個良好的腸道還境是非常重要) 濕疹是過敏其中一個臨床反應。其實導致過敏有好多原因。 所以如果是小朋友或初生BB表出現濕疹,首先應該揾出源頭 - 遺傳性過敏: 過敏由爸爸或媽媽傳給BB - 剖腹產子: 由於BB不是自然分娩,没有由產道啟動BB- - 免疫系統,導致日後免系統失平衡。 - 餵哺母乳: 母乳其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,但由於BB可能係過敏兒,當媽媽進食後餵母乳给BB,這時後也有風險將致敏原從母乳帶給比BB - 飲食和環境因素: 找出致敏源頭避開致敏原。(例如是牛奶敏感便要停止飲用牛奶,如知道是塵蟎或花粉導致吸入性過敏,便要遠離並添置空氣淨化機機把致敏原隔除。) #濕疹 #類固醇 #過敏性疾病

脫離 "濕疹" 、"過敏" 的煩腦!

這個群组大家一齊分享下如何根治這個煩惱的慢性病! 濕疹或過敏症都是免疫系统疾病! 而免疫系統是人體防禦疾病的機制。當免疫系統把某些食物或環境致敏原誤認爲病菌,就會釋放發炎因子,激發過敏反應。

脫離 "濕疹" 、"過敏" 的煩腦!

芝芝

24 Followers

2 Followings

64 feeds

芝芝

Shan Lo

7 Followers

0 Followings

53 feeds

Shan Lo

伊之助

3 Followers

9 Followings

61 feeds

伊之助

efamily

1 Followers

0 Followings

2 feeds

efamily

China

Hong Kong

New Territories

Sai Kung District

Sai Kung District

Sun Tei Village

Tai Ngau W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