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展倉卒舉行新書減半 大小書商不寄厚望 港府上周公布一年一度的書展如期舉行,令中小型書商又愛又恨。書展生意向來佔中小型書商全年收入超過一半,屬業界重頭戲,但刻下只剩一個月準備時間,業界預計趕及在書展前推出的新書,只及往年一半。書展雖然不受限聚令限制,但在強制檢疫令之下,內地及台灣訪客將於現場絕迹,展覽現場亦礙於防疫要求,攤位規模將較去年縮減,簽名會等的活動亦難以舉行,人流勢必大減。有書商建議為入場人士提供書券等優惠,增加港人入場意欲。 展覽現場礙於防疫要求,攤位規模將較去年縮減,簽名會等的活動亦難以舉行,人流勢必大減。 本地出版社火柴頭工作室是書展常客,下月在灣仔會展舉行的書展,他們亦一如往年租用兩個攤位,不過,其項目總監林威文對今年書展生意不抱期望,「如果今年的生意有往年的一半,我已經覺得很不錯了。」 林威文解釋,出版社一般會在年初籌備書展,惟疫情令展覽業停頓,港府一直未有明言書展會否如期舉行,令業界無所適從,「今年我們將很多新書改在下半年出版,一來覺得書展未必如期舉辦,二來疫情下很多作者也無心情寫書。」誰不知港府上周宣布書展如期舉行,令他大失預算,「往年書展檔期會有約20本新書推出,今年10本都未必有。」他現在正加快校對及印刷進度,期望將原定8至9月推出新書,趕在書展前推出。 書展如期於下月中舉行,中小型書商大失預算,預計趕及推出的新書將比去年減半。 中小型書商過去非常着重書展,一來書展能以較便宜的成本宣傳新書,二來直接賣書可省卻發行商費用,利潤更高。林威文坦言,有中小型書商一年的收入,有七至八成來自書展,因此業界期望書展可延至9月舉行,令準備工夫做得更好,而不是急就章趕在下月開始,「很多出版商原本打算放棄參加,後來政府補貼展商參展費用,他們才會回心轉意。」 香港中小企書刊業商會早前向逾200家中小型出版社進行問卷調查,當中有六七成人認為書展應該延期或取消。商會副會長彭志銘表示,部分書商原本決定今年不參加書展,但上月底獲悉政府會承擔最高10萬元的參展費用後,驅使他們急忙統籌出書於下月書展應市,「有幾個我相熟的同行至今仍在寫書,出版社可能趕到2至3本新書,但比起之前的新作量大減。」由彭志銘擔任社長的次文化堂,亦有5位作者未能如期出書,趕上「尾班車」的新書近日則忙於進行最後校對。 彭志銘相信,今年書商的銷售策略皆傾向保守,如次文化堂的印刷量會減少兩成,他估計書展檔期業內整體銷售量可能只得往年的一半,出版社更未必有意加印新書,「書店生意也不好,印了新書去到書局都未必賣得出。」 主打網絡小說的「點子出版」總編輯余禮禧也稱,今年把新作者的作品印刷量減至以往的六至八成,「舊作品有保證銷量才敢維持印刷量,書展所佔的生意額一年比一年重,疫情對生意的影響我們未敢估算。」 新書趕不上進度,展商亦無暇於場地布置上多花工夫。從事展覽場地布置工程的馬禮禎指出,往年不少大型攤位均有大型裝飾及設計,吸引入場人士眼球,但今年相關特色攤位工程量大減兩成,「即使有特別設計,也明顯縮減規模。」 除了新書不足影響銷情,林威文指出,近年書展的入場人士,不少是來自內地及台灣的旅客,如強制檢疫令尚未解除,這批顧客今年將於書展絕迹,「香港人來書展是睇多過買,內地及台灣旅客是遠道而來,多數會買書,所以今年減少的不止是人流,還有生意。」他建議貿發局構思增加人流的方案,如向入場人士派發書券,吸引更多港人入場。 近日北京再爆發疫症,為即將來臨的書展再添隱憂,防疫措施因此備受關注,惟多名書商均表示,至今仍未收到相關細節。彭志銘直言,「主辦單位至今沒跟我們商討講座、簽名會等活動的安排,外地嘉賓因要強制檢疫來不及邀請,今年我們可能只剩本地作者撐場,以及攤位內的小型見面簽名會。」余禮禧表示,作者對於如常舉辦見面會的反應各半,若有意跟讀者簽書的,將為其預備圍板,並為讀者量體溫;至於不欲見面的作者,則安排他們事前預備更多簽名本現場發售,另考慮就衞生問題會為新書包上膠膜。 事實上,灣仔會展上周五舉行一連3日的婚展,已列出多種防疫措施,包括要求入場人士填寫健康申報表、量度體溫、佩戴口罩,參展商須提供酒精搓手液、每兩小時清潔及消毒所有桌椅、員工不可在場內進食等。 不過,彭志銘認為,主辦單位除了提供一般的防疫措施,亦要考慮一旦場內出現懷疑或確診個案,參展商是否需要即時封館疏散,場館是否需要請人消毒等事宜,否則書商難以預計後續安排,「早幾年掛八號風球試過即時有人開咪清場,場面很混亂,其後貿發局才更新惡劣天氣指引。」 #書展 #書 #香港書展
你們好,又係一句增廣見聞,擴闊視野
《三日介紹三本書》 呢三日我會 post 三本書,一日一本。 每日我會提名一位朋友加入,提倡閱讀同文學的風氣。 我選擇 消失的密友 -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香港的年輕作家喜歡用「文妓」來形容自己,而文妓的出處大概是以下這一句: 「我就像一個擁有多種技巧的文字妓女。」 這是費滋傑羅對自己的形容。如果有細心留意,費滋傑羅的小說有一個共通點,都是在追尋一個「黃金女孩」。 成長於美國「咆哮的二十年代」,華爾街大股災後,戰後一代揚起資本主義工業化和都市化的船帆奮力前進,消費主義的浪潮於兩戰之間奔流不息,汽車、電話、電影、收音機進佔了都市人歌舞昇平的物質生活。費茲傑羅對箇中辛酸就深有體會。 他出身寒微,全賴親戚資助才能入讀常春藤名校,畢業後當上收入微薄的廣告員,偏偏他又沒有自知之明,貪戀上流名媛,這在當時階級流動追不上思想變革的美國社會中,」就連愛妻澤爾達也曾因其身無分文而解除婚約。儘管他日後靠寫作名利雙收,抱得美人歸,但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,已如烙印燙在心頭,成為《大亨小傳》(The Great Gatsby)一書的靈感泉源。 《一個巨星的誕生》(A Star is Born)劇本作家之一的美國詩人桃樂絲·帕克(Dorothy Parker)回憶起,她第一次見到他們夫妻倆時,他們竟坐在計程車的車頂上。荒誕的行徑讓他們話題不斷,當時的紐約報章雜誌還將他們封為「爵士時代的金童玉女」,全紐約的人都想認識這對行事浮誇的夫妻檔。 小說中蓋茲比結局,是一個替所愛背上罪名,被人槍殺,然而落得一個只有一個參力者的葬禮。尼克是他成名後第一個,也是惟一個真心朋友,除了是因為是蓋茲比主動接迎尼克之外,尼克也是惟一一個拒絕了蓋茲比的財富之手的人。在蓋茲比失落無助的時候,尼克大喊一句︰ "They're a rotten crowd, you're worth the whole damn bunch put together." 「他們都是混蛋!他們沒有一個比得上你。」 尼克是費茲傑羅心目心最好的朋友,也是他最想擁有的朋友。他很清楚,身邊大部份人,特別是他的愛妻,也只是因為他的名氣和財富才接近他。 蓋茲比的悲劇結局,正是費茲傑羅最擔心的,失敗的陰影一直纏繞著他,使他害怕愛妻會因貧窮而再次離棄自己,故只好拚命寫作賺取稿費以供養她、取悅她,但反過來令他成為自己最討厭的文字妓女。 在寫作《大亨小傳》的時候,他們的婚姻陷入危機,他急需尋找情緒的出口,於是把往昔受挫的經歷、失去的恐懼,以及對紙醉金迷的社會氛圍的不滿,全部傾注到小說之中。對費滋傑羅來說,既通過蓋茲比那令人扼腕的一生,去宣洩積壓多年的酸楚和焦慮,同時也借尼克來安撫自己。 "So we beat on,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,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. “ 「於是我們繼續往前掙扎,像逆流中的扁舟,被浪頭不斷的向後推入過去。」 費茲傑羅的一生,就像蓋茲比一樣,夢想追尋對岸幸福的綠光,讓它停留在對岸那遙不可及的地方,它的美好和幻想就不會破滅。而且蓋茲比不甘於只是看著它,想接近它,捉緊它,就如燈蛾被火吸引一樣,得到了也害怕失去,而不幸的是幸福的綠光註定會失去。 海明威認為,要是費茲傑羅沒有澤達爾這個「絆腳石」,費茲傑羅早就應成為偉大的歐家,大作定必一部接一個。但對費茲傑羅來說,這種先愛而後活的人生才是他的人生,正如他的愛妻所說︰ 「我不想活著。我首先想要去愛,然後順便過活。」 有人會問《大亨小傳》(The Great Gatsby)中,蓋茲比有哪裡了不起(Great),我只能說,因為他愛,他無條件的愛,狠狠地愛過一次,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。 1940 年 12 月 21 日,費茲傑羅因酗酒過度引起心臟病突發去世,年僅四十四歲,留下一部未完成的遺稿《最後的影壇大亨》。 「他的夢似乎已近在咫尺,他幾乎不可能抓不住。」 "...and his dream must have seemed so close that he could hardly fail to grasp it." #大亨小傳 #TheGreatGatsby #三日介紹三本書
由於疫情嚴重,第31屆香港書展已經取消,明年再見。
2 Followers
0 Followings
100 feeds
2 Followers
3 Followings
167 feeds
7 Followers
0 Followings
37 feeds
58 Followers
0 Followings
633 feeds
1 Followers
0 Followings
2 feeds
0 Followers
1 Followings
27 feeds
0 Followers
0 Followings
1 feeds